引言
在現代軍事技術中,激光技術的應用已經從最初的通信擴展到測距、目標識別、制導系統以及對抗系統等多個領域。特別是在需要眼安全、高穩定性以及緊湊結構的戰場環境中,Er,Yb:glass +Co:Spinel 鍵合晶體激光器憑借其波長優勢、能量穩定性和結構設計的靈活性,成為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激光方案。本文將系統闡述該類激光器在國防領域中的具體應用、技術優勢及發展前景。
一、激光器基礎與鍵合晶體結構優勢
Er,Yb:glass是一種以鉺(Er3?)和鐿(Yb3?)共摻雜的磷酸鹽或硅酸鹽玻璃材料,主要發射波長集中在1535 nm,處于人眼安全范圍(>1400 nm)。這一波段不僅能夠避免對士兵或目標人員視網膜造成永久性傷害,也能穿透薄霧、煙塵等復雜環境,具備很強的實戰適應性。

Co:Spinel(Co:Spinel,Co2? 摻雜的 MgAl?O?)是一種具備寬帶吸收能力的非線性光學材料,能夠作為被動調Q器使用,實現無需主動調制的高峰值脈沖輸出。通過將Er,Yb:glass與Co:Spinel采用表面激活鍵合技術結合為一體結構,既解決了玻璃熱導率低的問題,又集成了增益介質和調Q元件,大幅提升系統穩定性與集成度。
二、在軍事測距與目標識別系統中的應用
1. 激光測距儀(Laser Rangefinder)
1535 nm激光波長對人眼安全,適合近距離或中距離作戰中的手持激光測距儀。在坦克、裝甲車或無人戰車上安裝Er,Yb:glass + Co:Spinel鍵合晶體激光器系統,可對目標快速、準確測距,即使在人流密集區域或訓練場地,也能安全操作。
此外,相比傳統1064 nm Nd:YAG激光器,1535 nm激光能減少敵方光學探測設備的反偵測概率,增強戰術隱蔽性。

2. 激光制導與目標鎖定系統
在精確打擊武器中,激光制導是關鍵一環。1535 nm激光器適用于引導智能彈藥或無人機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。由于其穿透性強、散射小,即使在煙霧、塵土或復雜地形中也能保持較高指向穩定性。
在多目標場景中,短脈沖高峰值功率激光器還能實現目標間的快速切換與精確識別,提升打擊效率。
三、在激光通信與戰場信息系統中的應用
1. 自由空間激光通信(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)
Er,Yb:glass激光器在遠距離、高保密性的戰術通信中具備突出優勢。通過在車輛、艦艇或戰場指揮單元間部署光通信系統,可以在不依賴無線電頻率的情況下,實現高速、抗干擾的數據傳輸。
由于1535 nm波長在大氣窗口內具有良好的傳輸性能,其通信系統不易被截獲和干擾,具備較高的信息安全等級,適用于野戰、前線指揮或無人平臺的數據回傳。

2. 與衛星通信系統對接
在軍用衛星地面站與戰場終端之間,通過使用穩定的Er,Yb:glass激光輸出,可實現低損耗的數據上/下行傳輸,特別是在雷達或無線電信號受限的條件下,為戰場提供連續、安全的戰略信息支撐。
四、在激光對抗系統中的應用
1. 非致命激光壓制與干擾
在特種作戰或維和任務中,可利用Er,Yb:glass激光器的眼安全特性,對敵方光學傳感器、夜視設備或光電探測系統進行“致盲式”干擾。這種非致命打擊手段可在不造成人員傷害的前提下完成目標壓制。
2. 高精度對抗引導系統
某些精密制導武器依賴激光回波信號定位目標,部署高重復頻率的1535 nm激光器陣列,可用于模擬或干擾敵方引導系統,提高己方防御成功率。
五、系統集成與平臺適配性優勢
由于Er,Yb:glass + Co:Spinel鍵合晶體結構緊湊,熱管理性能良好,可方便集成于無人機、單兵背負系統、戰術車載平臺中。在不同功率等級上,該激光器系統均能通過模塊化設計進行快速部署,適應多種戰術需求。
此外,該晶體結構的光束質量高(M2接近1.2),有利于遠距離聚焦與高效傳輸,進一步增強系統實戰性能。
六、發展前景與技術挑戰
雖然當前Er,Yb:glass + Co:Spinel鍵合晶體激光器已經在部分國防項目中獲得應用,但其在大規模部署與系統整合方面仍面臨以下挑戰:
- 成本問題:高質量鍵合晶體的制備工藝復雜,制造成本高;
- 穩定性與抗沖擊性:需進一步優化結構材料以適應復雜環境下的長期運行;
- 波長拓展與功能集成:將來可通過Tm3?或Ho3?等離子共摻擴展到2 μm波段,實現更廣泛頻段的激光對抗與通信功能。

結論
Er,Yb:glass + Co:Spinel鍵合晶體激光器憑借其出色的眼安全性、高峰值功率輸出、優良的光束質量與集成能力,正在成為新一代國防光電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。隨著激光材料、晶體鍵合和系統集成技術的不斷進步,該類激光器將在未來的現代戰爭和戰術系統中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,助力國防科技向智能化、信息化邁進。
跟本文相關的視頻
跟本文相關的產品
跟本文相關的產品